自我管理(一)思想
起因
因疫情而更关注现实的我,根据疫情期间的实事,以及自己的一些经历所总结的对于当代(20世界10年代)现实的理解。希望以后的自己能对现在的我进行更深刻的批判。本系列也是一个废宅,在4年间适应社会改造并逐步成长为技术宅的故事,无趣但确实有效。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。
思想上的独立
一般人所受的教育,都是应试教育,总是期待一个标准答案来解释,从学校中出来,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。但现实是没有标准的答案,高速发展的社会,需要你自行去适应,去探寻带有时效性的答案,选择对了,就能获得中短期内的丰厚回报,而连续的错误选择,则会导致你的生活身不由己。因此需要你有做独立选择的能力,也要有做选择的勇气。
人的行为由思想控制,而思想是文化、家庭、社会、教育的混合体。我们要求思想上的独立,首先需要理解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。
比如我选专业时候的困惑,来自于我对于家庭、家族权威的无条件盲从,也来自于人生与目标教育的缺失,出校门时的恐惧,则来自于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获得,我实习时的工资足以养活自己,但当时的我,内心却是无比的迷茫。我可能想过了无数应该为我负责的人,但没有想过,自己为什么会觉得别人应该为我负责。
得力于身体上的独立,我很快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,了解我所处的社会。很不幸的是,我所处的工作环境算是个半封闭的小社会,而我来了解大社会用的是UC新闻(充满震惊体与偏见的新闻)。以至于我对于自我认识与解开思想限制的进度一直很慢,因为年轻(便宜),能干(人傻)当我回过头来发现这个小社会已经不适合我的时候,带着对于虚幻现实的认知一头扎进了更大的社会。
现在回过头来,发现自己真的是走了一次独木桥,靠着傻人傻福走了过来,结论虽然是多接触社会有好处。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,做一个正直乐观的社会人,真的是对一个人的教育与品行要求极高。
思想的独立要求其实很简单,求同存异,多思考你为什么这么想(是因为什么因素,家庭,教育,社会),而不是靠本能去做选择。我做了,是我按自己的意愿做的,是我自己选择的意愿。只有这样,人才能活的通透,行知合一。
思想管理
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于事物的定义不同
我们在谈论一件事物的时候,首先要明确事物的定义,先来看看自我管理(self-management)的定义,它可以视为与自我的关系管理,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,对自己的目标、思想、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,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,自己管理自己,自己约束自己,自己激励自己,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,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。
现在我们对于自我管理的定义一致了,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讨论,思想上的管理。世界上我们听的最多的矛盾就是自由与专制。这也体现在自我管理中,我们完全不约束自己的行为,由着自我性子,随意生活,这对于一般人来说,是做不到的。而对于自身行为有着严格限制的监狱,绝大多数人都想越狱。如果你觉得生活总是处于两者之间来回切换,那么不妨考虑下,用自律来隔离出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与时间。如果时不时处于极端消极的思想中,那么你就要考虑,是什么在带动自己的走向消极思想,它的目的是什么。
中庸不是平庸,自律不是逞强。思想上的管理是行为管理的内驱,也没有哪一种思想能解决生活上的所有问题,愿诸位在反思与总结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生活之道。